你不来时我不孤
珠海2026拆迁地图解码:这些地方将启动改造,政策细则看这里
2026年珠海城市更新版图已清晰浮现,告别“大拆大建”模式后,精准化改造成为核心方向,既有明确启动的重点项目,也有细化的政策保障权益。哪些区域将迎来蝶变?拆迁补偿又有哪些新规定?答案藏在最新规划与政策细节中。
2026年拆改重点:这些地方确定启动
最受关注的当属拱北街道关闸、高沙旧村改造项目。这两个紧邻拱北口岸、与澳门相望的旧村,历经多年筹备后已完成备案,计划2026年9月正式开工,总投资达120亿元。项目将打造中葡文化产业城,涵盖住宅、商业、商办及幼儿园,总建筑面积约76万平方米,预计2031年完工后成为粤港澳口岸门户新地标。
此外,市中心的翠微村、上冲村、吉大村、北山村等项目仍在持续推进,属中长期计划中明确的拆改点位。整体来看,南屏科技生态城、拱北口岸、吉大城市之心等重点片区是2026年改造的核心区域,而界涌村、官塘村等13条村因条件不成熟暂不列入近期名单。
政策拆解:地价与补偿的核心规则
2025年9月出台的城市更新地价计收办法,为2026年拆改提供了明确政策依据,核心围绕“利益共享”原则制定标准。
在旧村改造方面,补偿安置的“免费额度”有明确界定:香洲区村民现状房屋认定面积2倍以内、其他区2.3倍以内的住宅部分,无需缴纳地价;村集体物业方面,香洲区0.7倍、其他区1.0倍以内的住宅部分同样免缴地价。超出上述倍数的部分,按新规划用途市场评估价的60%计收地价,这一规定兼顾了村民与集体的利益。
对于旧厂房改造,不同转型方向地价标准差异显著。“工改工”项目容积率1.0以上部分无需缴地价,鼓励产业升级;“工改商”项目则区分自持与非自持,非自持部分容积率1.0以上按评估价90%计收,配建住宅更是需全额缴纳地价,政策导向清晰。
2026年珠海拆迁已进入“精准施策”阶段,关闸、高沙旧村的启动标志着核心片区更新提速,而细化的地价政策则为改造进程保驾护航,在城市升级与民生保障间找到了平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