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深圳商报•读创客户端驻珠海记者 方良腾
10月11日上午,珠海市庆祝2025年“中国农民丰收节”主会场活动在风景如画的万山区桂山岛隆重举行。本次活动首次深度融合海洋牧场、海岛旅游与农耕文化,打造了一场集成果展示、文化展演、美食品鉴、港澳创新创业于一体的全民丰收嘉年华,全方位展现了珠海“三农”工作及“百千万工程”的丰硕成果,搭建起促进城乡融合、弘扬农耕文化的欢乐舞台。
主办方供图。
据了解,本次丰收节庆祝活动与“年鱼”产业发展大会相结合,港澳流动渔民共同参与,全方位展示珠海现代农业与渔业的融合发展成果,是珠海大力发展海洋经济,展现乡村振兴成果的生动实践。珠海将聚焦重点在西部、特色在海岛、着力点在镇村,持续掀起全域推进“百千万工程”热潮,加快建设粤港澳大湾区重要增长极、珠江口西岸核心城市,努力建设成为中国式现代化的城市样板,为广东谱写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新篇章贡献珠海力量。
启动仪式上,《珠海市典型村建设十大案例》正式发布。在万山区桂山镇桂山村,昔日破旧的石屋群,摇身一变成为美丽庭院,港澳青年在这里开拓“营地+团建+研学”等乡村新业态;在高新区会同村,富有岭南特色的古村风貌、美丽雅致的庭院、风味十足的餐饮店,让这座历史感满满的古村落焕发出新活力;在斗门井岸镇草朗村,11项农村人居环境改善项目扮靓乡村颜值,村民幸福感满满……这批案例深度解码了“百千万工程”的基层实践智慧,集中展示了珠海在党建引领、产业发展、人居环境整治、乡村治理、文化传承等领域的创新做法与显著成效,为全省乃至全国乡村振兴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珠海样板”。
随后,活动进入了温情的“追梦人”分享环节。三位“乡村振兴”追梦人代表——深耕良种鱼苗培育的乡土专家黄舜梅、推动粤港农业合作的博士曾赞安、将海水鱼成功带上高原的科技专家骆明飞依次登台,分享了他们扎根乡村、科技兴渔、联通港澳、援藏攻坚的奋斗故事,展现了珠海新农人多元奋进、敢于担当的时代精神风貌。
为激发青春力量,活动特别设置了粤港澳青年创业分享环节。十位在“农业+文旅”“农业+科技”等领域崭露头角的港澳青年创业代表登台,分享了他们扎根珠海乡村的创业故事与创新理念。珠海市农业农村局副局长江村索朗向他们赠送了象征机遇与未来的“创业金钥匙”,彰显了珠海乡村敞开怀抱,携手港澳青年共拓未来的开放姿态与坚定决心。活动期间,港澳青年们还走进港珠澳农业示范园,实地考察现代农业发展的新技术、新成果,并登上“格盛1号”深远海养殖平台,现场投喂鱼群,深度体验“耕海牧渔”,感受大国渔业的澎湃动能。
本次丰收节不仅是庆祝的盛会,更是对珠海现代农业发展成果的系统检阅。通过一系列重磅发布与集中展示,一条以海洋牧场为引擎、以港珠澳大桥为通道、以产业园冷链为支撑、以“媒体+”为翅膀、以区域品牌为引领的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特区路径”清晰呈现。
本次丰收节打破了传统单一的庆典模式,精心策划了覆盖全岛、全民互动的系列主题活动,让登岛的市民游客都能“沉浸式”体验丰收的喜悦。
在“珠海年鱼”推介区,多家龙头企业集体亮相,展示珠海年鱼文化和品牌实力。在重点农业企业推介区,来自珠海各区的15家重点农业企业带来乳制品、绿色食品、凉茶、水产等各类农特产品,市民可以一次性品尝和购买到最地道的“珠海味道”。此外,来自遵义、林芝、茂名等帮扶地区的优质农副产品也将集中亮相。
在非遗民俗推介区,三灶竹草编织、金湾柴烧陶、斗门东湾剪纸、高新糖画、桂山贝壳画等非遗技艺将现场展示、开放体验。传统民俗活动伴随着舞狮锣鼓,将福气和美味分享给现场观众。
活动现场还搭建直播推介区,包括网红村播、媒体主播和港澳青年创业代表等多位主播,通过“线上直播+线下销售”的新模式,为珠海特色农副产品直播带货,让丰收的成果借助互联网的翅膀,飞向更广阔的市场。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