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月16日,在第35个全国助残日来临之际,珠海市残联以“科技赋能无障碍·湾区同心迎残特奥”为主题,在珠海规划展览馆、港珠澳大桥珠海公路口岸及城市地标“日月贝”举办全国助残日系列活动。活动特别香港、澳门、珠海三地残障人士代表及其家属、工作人员约120人参与。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覃春,省残联副理事长陈海龙,中央政府驻澳门联络办公室社工部副处长刘盾出席活动。
珠港澳三地残障人士体验无障碍服务 受访者供图
示范引领树标杆 “六个一批”展成果
当日14时,珠海规划展览馆内气氛热烈,“科技赋能无障碍·湾区同心迎残特奥”全国助残日系列活动正式启动。活动首先公布了珠海“六个一批”无障碍城市建设典型案例征集评选结果,30个具有代表性的优秀案例从众多参评项目中脱颖而出,涵盖公共设施改造、建筑规划设计、助残服务创新等多个领域。
“六个一批”无障碍城市建设典型案例自启动以来就受到社会各界广泛关注。评选出的典型案例不仅展现了珠海近年来在无障碍环境建设方面取得的显著成效,更为全市无障碍城市建设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宝贵经验。从香炉湾城市阳台的无障碍通行流线设计,到港珠澳大桥出入境边防检查站随车查验服务,每一个案例都彰显着珠海这座城市的人文关怀和文明温度。
“这些案例就像一面面镜子,映照出珠海在推进无障碍城市建设过程中的坚实步伐。”市残联四级调研员成文锋表示,希望通过典型案例的示范引领,进一步激发社会各界对残疾人事业的关注,让“有爱无碍”的理念深入人心,转化为全民自觉行动。
三地携手无障碍 同心共迎残特奥
在湾区对话环节,粤港澳大湾区残疾人事业代表围绕大湾区残疾人事业协同发展、科技助残、无障碍城市建设等方面展开深入交流,共同探索大湾区残疾人事业一体化发展新路径。活动现场还特别设置了科技助残成果展示区,无障碍公交导乘系统、康复助残机器人、香港福祉车等科技助残产品同步亮相,生动诠释了珠海“科技赋能无障碍”的发展理念。“科技正在重塑无障碍服务的形态。”珠海特索彼澳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马惠林表示,“珠海在科技助残领域的探索,为大湾区无障碍城市建设提供了宝贵经验。”
随后,“畅游大湾区 同心迎残特奥”珠港澳三地残障朋友体验活动正式开始。珠港澳三地残障朋友乘坐着印有十五运和残特奥口号标语的无障碍公交车,踏上了充满残特奥元素的沉浸式之旅。首站抵达港珠澳大桥珠海公路口岸,大家亲身体验了为特殊群体量身定制的无障碍通关服务,感受大湾区互联互通的便利性。一名香港残障人士表示:“从香港到珠海一路畅通无阻,这样的无障碍服务让我们出行更加安心。”
随后,队伍来到珠海地标“日月贝”,三地残障人士挥舞着印有残特奥会口号的手持牌,齐声高唱《我和我的祖国》,用歌声表达对祖国的热爱和对残特奥会的期待,现场气氛热烈,展现了残障群体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和湾区同心的人文关怀。
此次珠海市2025年全国助残日系列活动,将无障碍城市建设成果展示与残特奥氛围营造有机结合,借助科技力量,凝聚湾区合力,不仅为特殊群体带来了实实在在的便利与关怀,更为即将到来的残特奥盛会增添了浓厚的氛围,成为珠海城市文明建设进程中又一精彩篇章。据悉,在全国助残日期间,市残联还组织开展低保家庭残疾人(含低保边缘)慰问、残疾人就业圆梦帮扶、珠海城市地标亮灯、无声影院、送康上门等活动。
文 | 记者 郑达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