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元螺母判十年,离谱官司迷雾重重,小利润螺母背后隐藏何种秘密?

珠海 更新于:2025-05-21 22:30
  • alita小星
    10元螺母判十年?这场离谱官司背后,到底藏着多少迷雾?

    一颗卖10块钱、利润不到2块的小螺母,居然能让一个企业老板面临十年牢狱之灾?最近广东珠海这场“螺母涉枪案”,真是越挖越让人后背发凉!南通的马某强恐怕怎么也没想到,自家工厂生产的普通零件,会把他推向舆论的风口浪尖。但等等,事情真有这么简单吗?这场争议背后,疑点实在太多了!

    五金厂的“致命订单”:巧合还是另有隐情?

    2022年6月,马某强父子的五金厂突然被广东珠海警方盯上,原因是警方在调查走私枪支配件时,发现他们生产的螺母和国外AR15枪支的枪管螺母“高度相似”。可诡异的是,同样涉案的父亲马某,因为“主观故意证据不足”被不起诉,儿子马某强却要面临超十年刑期?这差别对待,真的合理吗?

    再细究订单来源,检方指控马某强明知无资质还接单,但从他10元一个的螺母定价来看,这利润和“非法牟利”实在沾不上边吧?而且,当地可是全国闻名的瞄准镜产业基地,五金厂扎堆,难道就他一家“顶风作案”?这背后会不会有什么信息差,或者被人恶意牵连?

    鉴定报告“打架”:到底该信谁?

    庭审现场堪称“罗生门”!检方拿出司法鉴定,言之凿凿地说1977个螺母里1746个都是枪支散件,还现场做实验证明能适配枪支。但辩方也甩出了西南政法大学的鉴定——螺母只是国外部分枪支的辅助配件,根本不算中国制式枪支零部件!两边都是权威机构,结论却天差地别,这让普通人该怎么判断?

    更让人疑惑的是,当地公安部门此前下发的《枪支主要零件明细表》里,压根没提到螺母这个品类。那马某强怎么知道自己生产的东西“违法”?难道真要企业主们个个都成枪支专家,才能避免踩雷?这要求也太离谱了吧!

    法律边界模糊:谁来给企业“排雷”?

    公安部规定枪支散件是“专门用于组成枪支的主要零部件”,但问题是,“专门”和“主要”该怎么界定?现在制造业分工这么细,一个螺母可能既用在玩具枪上,也能适配真枪,难道就因为有这种可能性,就要给企业扣上“涉枪”的帽子?这和“文字狱”有什么区别?

    往大了说,类似的案例近年来并不少见。很多中小企业老板可能连零件的实际用途都不清楚,稀里糊涂就踩了法律红线。监管部门是不是该反思:标准能不能再细化?能不能给企业更明确的指导?总不能出了事就一句“违法必究”,让普通人背锅吧?

    这场官司还没宣判,但已经足够给所有人敲响警钟:在法律边界模糊的灰色地带,任何一个小零件都可能成为“定时炸弹”。真心希望司法机关能慎之又慎,别让无辜者蒙冤,更别寒了创业者的心!后续到底怎么判,咱且拭目以待!
    举报

你的回答

单击“发布您的答案”,即表示您同意我们的服务条款